目前,雄安正打造全球規模最大,場景最繁復,計劃使用人口數量最多的區域級數字道路,涉及雄安新區容東片區道路總里程153公里。智慧交通正在改變雄安新區百姓的日常生活。
樂安街是雄安新區容東片區的主干道之一,但現在堵車的情況很少。在樂安街東至渥城北路,西至甘棠路路段,全程約3公里,中間有十幾個紅綠燈。實施“綠波帶”控制后,若趕上一個綠燈,后面大概率就會一路綠燈,走完整條街差不多只用4分鐘的時間。
實施紅綠燈自適應配時方案,通過實時收集路口交通數據,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實時分析和預測,根據交通流量和車輛行駛速度等因素進行智能配時,雄安新區道路通行與傳統固定配時方案相比,有效避免空等現象的發生。
目前,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南北向及東西向主要道路,均實施了紅綠燈自適應配時,覆蓋了容東片區90%左右的住宅區。
雄安新區承擔著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疏解任務,隨著該區人口規模的逐步增長,交通壓力也隨之上升。中電信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阮建輝表示,針對這一問題,仿真模型預估表明,即便未來雄安新區的人口數量達到20萬,采用紅綠燈自適應配時方案,仍然能夠有效緩解交通擁堵。
阮建輝說,通過調節路口的紅綠燈配時,車輛以一定的速度通過多個路口,實現綠燈連續亮起,保持一路暢通的效果,如雙文街,根據綠波車速引導車輛以40邁速度可以一次性通過14個綠燈,不用等紅燈,從而加快車輛通過路口的速度,降低車輛擁堵的發生率。
據了解,在容東片區12.7平方公里區域內主干、次干、支路、街巷道路、隧道等全部市政道路,全面部署多功能信息桿柱、攝像頭、雷達、5G、邊緣計算節點、路側RSU、車載OBU等智能設施,并通過邊緣計算和云計算協同、視頻和雷達協同、動態高精數字地圖等新技術的應用,實現圖像數據、雷達數據、狀態感知數據等交通全量數據的采集、匯聚和實時傳輸,使人、車、路、物實現實時互聯互通,從而提升交通管理、公共出行等服務水平,也加速了無人駕駛技術成熟。
中電信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也通過率先建設數字道路和車聯網建設實踐,加快形成數字道路分級和造價、視覺設備復用、交通數據編目、車路協同數據傳輸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的數字道路標準,引領智能交通建設和產業發展,掌握技術制高點。
據介紹,雄安新區是全國第一個全域按照智能交通建設布局的區域。目前在建的數字道路總里程已達200多公里,未來將擴展到500公里。
雄安新區的智慧交通還不僅僅于此。
中電信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還開發了一款“平安守護系統”,保障老人、學生或其它行動不便者安全出行。該系統結合“實時定位監控系統”、“安全導航系統”、“警報系統”等幾個模塊,利用GPS和其他定位技術,結合容東片區現有視頻資源為基礎的目標識別和軌跡預測算法,幫助重點關注人群選擇最安全的出行路徑,避免危險區域或交通擁堵。
通過小程序或者公眾號,“平安守護系統”可向家人、朋友或護理人員推送安全保障與信息提醒,了解他們的位置,保障他們的安全。且在他們遇到緊急情況時可以觸發警報,這些警報可以通過路側安裝的智能設備或其他通信方式向相關機構發送求助信號或呼叫緊急救援,以便救援人員能夠快速響應。(記者李昱霖 陶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