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all id="c6ukc"></small>
  • <small id="c6ukc"><div id="c6ukc"></div></small>
  • <div id="c6ukc"><button id="c6ukc"></button></div><div id="c6ukc"><li id="c6ukc"></li></div><li id="c6ukc"><div id="c6ukc"></div></li>
  • <small id="c6ukc"></small>
  • <div id="c6ukc"><button id="c6ukc"></button></div>
  • <div id="c6ukc"></div>
  • 來源:
    冀時客戶端

    雄安新區課后服務“一校一案”,“一校一特色”

    2022-07-25 10:16:02 來源: 冀時客戶端

      從河北“雙減”一周年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一年來,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高度重視“雙減”工作,堅持學校育人主陣地,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自2019年新區開始探索課后服務,2021年秋季學期義務教育學校全面開展課后服務,參加學生101101人,參加教師7872人,真正實現城鄉學校全覆蓋,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

      為推動學校落實“雙減”任務,切實做到減負提質,引導學生學習回歸校園。新區研究制定課后服務實施方案,各縣區按照“一校一案”的原則,指導學校制定課后服務具體實施方案。相繼出臺《學生課后服務申報審批制度》《課后服務家校銜接制度》《關于開展課后服務教師行為規范》《課后服務考勤管理和交接班制度》《課后服務師生安全應急預案》等等,細化各項規章制度,確保責任到人。通過定期召開會議、聯合督查、交流互查等形式,推動“雙減”工作的落實落地。同時成立“課后服務指導團隊”,深入一線學校進行指導,促進課后服務規范化、制度化發展。

      創新形式,不斷提升課后服務質量和水平

     ?。ㄒ唬┴S富課后服務內容

      新區課后服務堅持“一校一案”“一校一特色”的原則,在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基礎上,對學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提供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一是基于“學校特色、教師特長、學生特點”安排特色社團活動。開設創意編程、3D建模、創意機器人、豎笛、口風琴、沙畫、陶藝、武術、啦啦操、合唱團等百余種社團課程,減輕家長的內卷和焦慮情緒,增加音、體、美、勞動教育,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二是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鼓勵學校從自身優勢出發,與雄安文化相結合,著力打造特色課后服務課程。雄縣第三小學“我與雄安共成長”課程、孤莊頭小學“鷹爪翻子拳課程”、板東中學“西河大鼓課程”等等,凸顯了課后服務校園特色與文化內涵。三是思政體驗引領課后服務。為促使少先隊工作與課后服務融合,安新縣組建紅領巾俱樂部,包括紅領巾實踐、紅領巾研學、紅領巾廣播、紅領巾社團等。俱樂部成員利用課后服務時間,走進農場、工廠、長廊、法院、雁翎隊紀念館、高鐵站、千年秀林等接受教育。目前紅領巾研學活動已開展學校132所,約有2.2萬人次參與其中,受到省少工委的高度評價,六一兒童節前夕安新小學研學小隊在中國少年先鋒隊第八次少先隊代表大會中展示研學成果“探秘未來的黑科技”,并與河北省委書記倪岳峰、省長王正譜進行云端連線。二者相融相促,不僅把學校的少先隊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也將課后服務工作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二)拓展課后服務渠道

      雄安新區充分利用校外資源,打造特色課后服務名片。一是研發中央廚房體系。雄縣積極探索“課后服務中央廚房體系”,整合31個校外優質資源,基于高科技平臺創新“基地共享、師資共享、資源共享、校內共享”課后服務體系。14000余名學生走出校園,走進自然,感悟文化傳承,豐富成長體驗。二是流動少年宮助力課后服務。安新縣充分發揮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作用,利用課后服務時間,以流動少年宮的形式,將優質的校外教育資源送到鄉村學校,豐富鄉村學校校園生活,補足鄉村學校音體美專業教師師資不足的短板。三是創立研學基地。容東片區學校充分利用片區周邊資源,積極開發研究性學習項目和社會實踐活動,創建雄安郊野公園研學基地,探究生態雄安和文化之魂。園區內14個展區被學校開發成特色地方課程,來自不同區域的教師帶領學生探究不同展館的文化、歷史、環境等,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和文化自信。四是成立送教團隊,共享優秀師資。為充分發揮河北省課后服務示范校輻射引領作用,進一步緩解鄉村薄弱學校課后服務師資短缺現狀,雄縣教育局成立“課后服務送教團隊”,開展“河北省課后服務示范校專業教師走教下鄉”活動,各示范校選派優秀教師,每周深入到農村薄弱小學送教,豐富鄉村學校課后服務內容,提升課后服務質量。五是統籌社會力量,減輕教師負擔。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專業教師團隊,是課后服務提質增效的關鍵。為充分發揮社會力量,減輕校內教師負擔,新區積極引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具備資質的社會專業人、志愿團隊等社會資源,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不斷壯大課后服務師資力量,彌補專業教師短缺的現狀。2022年新區共計227位社會人士、70名大學生走進課后服務課堂。

      強化保障,堅持公益普惠為民服務

      為充分調動教師參與課后服務的積極性,提高課后服務質量,推動“雙減”政策更好落地見效。2021年雄安新區專項列支課后服務保障經費1131萬元,2022年專項列支課后服務保障經費2349萬元,制定《課后服務教師補貼發放工作方案》,確保教師補貼及時發放到位。研究制定《雄安新區義務教育課后服務經費保障實施方案》,建立財政基本保障、家庭適當分擔的課后服務經費保障機制,為課后服務提供堅實保障。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統籌考慮教師參與課后服務的因素,將課后服務補助作為增量納入績效工資并設立相應項目,補助經費主要用于參與課后服務教師和相關人員的補助。

      加強宣傳,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為進一步凝聚“雙減”共識,營造良好社會氛圍,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各學校通過微信公眾號、家長群等方式向廣大家長介紹課后服務的意義、形式和內容,強化宣傳引導,讓更多有需求的家長理解這項惠民工程。下發《致家長的一封信》,營造全員參與、全民重視的社會氛圍,全面提升課后服務的知曉度、參與度。同時組織開展中小學生課后服務成果展示,舉辦藝術節、航模、足球賽、籃球賽、小主持人大賽等一系列課后服務成果展,不斷提升課后服務水平。創辦雙減??短J笛》,通過動態、靜態展示,留下學生精彩瞬間。2021年12月,雄縣舉辦“我為群眾辦實事·課后服務助成長”校園文化節,全方位展示課后服務成果,承辦河北省“燕趙雙減在行動·創新服務云論壇”,向全國教育同仁展示新區課后服務成果。(劉肇翔 仲震)

    責任編輯: 王曉娟
    關鍵詞:
    +1
    新聞評論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評論僅供表達個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網立場

    為你推薦

    加載更多新聞
    中文字幕无线在线视频
  • <small id="c6ukc"></small>
  • <small id="c6ukc"><div id="c6ukc"></div></small>
  • <div id="c6ukc"><button id="c6ukc"></button></div><div id="c6ukc"><li id="c6ukc"></li></div><li id="c6ukc"><div id="c6ukc"></div></li>
  • <small id="c6ukc"></small>
  • <div id="c6ukc"><button id="c6ukc"></button></div>
  • <div id="c6ukc"></div>